1. 確認系統內己安裝rsync:
# rpm -pa │grep rsync
rsync-2.6.8-3.1 (若無,可用yum -y install自行安裝)
2. 透過rsync將整個share資料夾備份至「/tmp/share」資料夾:
# rsync -av /home/share/tmp
3. 透過rsync將整個share資料夾備份至遠端主機(192.168.2.199)的「/tmp/share」資料夾:
# rsync -av /home/share root@192.168.2.199:/tmp (注意遠端主機的登入權限)
4. 最後透過系統排程(crontab)來定時備份:
# crontab -e
輸入 「0 0 * * * rsync -av /home/share/tmp」(每天00:00進行備份)
說明:
1. 參考官網 www.samba.org/rsync/
2. 透過rsync來備份,它第一次進行資料的鏡相同步時,就是採用「完全備份」的方式來處理資料(並建立對照的索引檔),後續的備份工作就是只針對前一天「新增」的文件來進行備份(資料刪除需透過指令,Server和Clinet才會同步刪除),所以除了第一次的資料備份時間較久之外,往後每天的資料更新所花費的時間就縮短了不少。
3. 若是本地端刪除的文件,是不會同時將遠端的該文件一並刪除,可加入「-delete」的指令:
rsync -av -delete /home/share/tmp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